如何写一份范文呢?范文已经成为学生们必备的学习材料。 范文通过实例向我们展现了如何将整体构思转化为实际的写作过程,下面介绍一篇网络上非常好的“商务礼仪礼仪”文章,愿这些参考资料可以为你的工作和学习提供启示和帮助!
商务礼仪礼仪(篇1)
商界人士在商务交往中,多多少少都有过一些参加商务洽谈的经历。对于其中的一些人而言,甚至还可以说,他们在有如战场的商场上从商的成败得失,往往直接地取决于能否通过洽谈来为自己开辟成功之路。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商界无处不洽谈”才成了商界人员的一句格言。商界人士所进行的洽谈,又称商务谈判,它是最重要的商务活动之一。
洽谈的含义,是指在商务交往中,存在着某种关系有关各方,为了保持接触、建立联系、进行合作、达成交易、拟定协议、签署合同、要求索赔,或是为了处理争端、消除分歧,而坐在一起进行面对面的讲座与协商,以求达成某种程度上的妥协。因洽谈而化学元素行的有关各方的会晤,便称为洽谈会。按照常规,商务洽谈一向被视为一种利益之争,是有关各方为了争取或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而寸步不让、寸土必争地进行了讨价还价。
因此,在洽谈中,如欲“克敌制胜”,那就不可能不讲究洽谈的谋略。与此同时,大家也应当看到,大凡正规、正式的洽谈,都是很注重礼仪的。绝大多数正式的商务洽谈,本身就是按照一系列约定俗成的既定的礼仪和程序进行的庄重的会晤。
在商务洽谈中,正确的态度应当是:既要讲谋略,又要讲礼仪。倘若只讲谋略而不讲礼仪,或是只讲礼仪而不讲谋略,都不会有助于洽谈的成功。以下,将从商务礼仪,尤其是会议礼仪的角度,来具体讨论一下洽谈会的有关事项,即洽谈会礼仪。
一般来说,洽谈会礼仪主要体现在洽谈的筹划与洽谈的方针等两大方面。它们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共同决定着洽谈会的成功。下面所介绍的洽谈会礼仪,主要涉及的便是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洽谈的具体形式可谓多种多样。不管商界人士面对的是何种形式的洽谈,都有必要为此而充分作好准备,以求有备无患。商界人士在为进行洽谈而着手准备时,重点要在技术性准备和礼仪性准备这两个方面,狠下一番功夫。为商务洽谈而进行的技术性准备,是要求洽谈者们事先充分地掌握有关各方的状况,了解洽谈的“谋篇布局”,并就此而构思、酝酿正确的洽谈手法与洽谈策略。否则,商务人员在洽谈中就完全可能会是“两眼一抹黑”、目标不明、方法不当、顾此失彼、功败垂成。
商界人士在准备商务洽谈时,应当谨记如下四项基本原则:
第一,客观的原则。所谓客观的原则,意即在准备洽谈时,有关的商界人士所占有的资料要客观,决策时的态度也要客观。占有资料要客观,是要求谈判者尽可能地取得真实而准确地资料,不要以道听途说或是对方有意散布的虚假情报,来作为自己决策时的依据。决策时的态度要客观,是要求谈判者在决策时,态度要清醒而冷静,不要为感情所左右,或是意气用事。
第二,预审的原则。所谓预审的原则,含义有二:其一,是指准备洽谈的商界人士,应当对自己的谈判方案预先反复审核、精益求精;其二,是指准备洽谈的商界人士,应当将自己提出的谈判方案,预先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或主管人士审查、批准。虽说负责洽谈的商界人士拥有一定的授权、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可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或是“先斩后奏”。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洽谈者可以忘乎所以、一意孤行。在洽谈之前,对自己的方案进行预审,既可以减少差错,又可以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使方案更臻完美。
第三,自主的原则。所谓自主的原则,是指商界人士在准备洽谈时,以及在洽谈进行之中,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要相信自己、依靠自己、鼓励自己、鞭策自己,在合乎规范与惯例前提下,力争“以我为中心”。坚持自主的原则,有两大好处:一是可以调动有关的商界人士的积极性,使其更好地有所表现;二是可以争取主动权,或是变被动为主动,在洽谈中为自己争取到有利的位置。
第四,兼顾的原则。所谓兼顾的原则,是要求商界人士在准备洽谈时,以及在洽谈过程中,在不损害自身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地替洽谈对手着想,主动为对方保留一定的利益。有经验的商界人士都清楚,最理想的洽谈结局,不应当是“你死我活”、“鱼死网破”,而应当是有关各方的利益和要求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照顾,亦即达成妥协。在洽谈中,为对手留下余地,不搞“赶尽杀绝”,不但有助于保持与对手的正常关系,而且会使商界同仁对自己刮目相看。
在技术上为洽谈进行准备的时候,洽谈者应当争取作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洽谈者应当知己知彼。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的这句至理名言,对洽谈者准备洽谈也有一定的教益。在洽谈之前,如能对对手有所了解,并就此有所准备,则在洽谈之中,洽谈者就能够扬长避短、避实就虚,“以我为长,击敌之短”,取得更好的成绩。对洽谈对手的了解,应集中在如下方面:在洽谈对手中,谁是真正的决策者或负责人;洽谈对手的个人资讯、谈判风格和谈判经历;洽谈对手在政治、经济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背景情况;洽谈对手的谈判方案;洽谈对手的主要商务伙伴、对头,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相互关系的演化;等等。
其次,洽谈者应当熟悉程序。谈判桌不比战场,“从战争中学习战争”那一套,对于洽谈来讲是行不通的。虽说洽谈的经验需要积累,但是因为洽谈事关重大,所以它往往是不允许人们视之为儿戏,不允许人们在“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情况下仓促上阵:从纯理上来讲,洽谈的过程是由“七部曲”一环扣一环,一气呵成的。它们是指探询、准备、磋商、小结、再磋商、终结以及洽谈的重建等七个具体的步骤。在其中的每一个洽谈的具体步骤上,都有自己特殊的“起、承、转、合”,都有一系列的台前与幕后的准备工作要做,并且需要当事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随机应变”。因此商界人士在准备洽谈时,一定要多下苦功夫,多作案头的准备工作,尤其是要精心细致地研究洽谈的常规程序及其灵活的变化,以便在洽谈之中,能够胸有成竹、处变不惊。
最后,洽谈者应当学习洽谈策略。商界人士在进行洽谈时,总的指导思想是平等、互利,但是这并不排斥努力捍卫或争取己方的利益。事实上,任何一方在洽谈中的成功,不仅要凭借实力,更要依靠对洽谈策略的灵活运用。在商务洽谈中,对于诸如以弱为强、制造竞争、火上烧油、出奇制胜、利用时限、声东击西等策略,任何行家里手都不会不清楚,但是至为关键的“活学活用”,却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而这一点,却正是商界人士自己必须做到的。比如,在洽谈时,应当何时报价,就是一个策略性极强的大问题。如果想要先入为主、羸得主动权,那么率先出价是可行的。要是不明就里,指望以逸待劳,后发制人,那么则不妨后于对手报价。仅仅就此而论,单纯地讲先报价好,还是后报价对,都没有什么意义,只有就事论事,才可以分出优劣。洽谈的礼仪性准备,是要求洽谈者在安排或准备洽谈会时,应当注意自己的仪表。预备好洽谈的场所、布置好洽谈的场所、布置好洽谈的座次,并且以此来显示我方对于洽谈的郑重其事以及对于洽谈对象的尊重。
在准备洽谈时,礼仪性准备的收效虽然一时难以预料,但是它绝对必不可少。与技术性准备相比,它是同等重要的。 我方正式出席洽谈的人员,在仪表上,务必要有严格的要求和统一的规定。
男士一律应当理发、剃须、吹头发、不准蓬头乱发,不准留胡子或留大鬓角。
女士应选择端正、素雅的发型,并且化淡妆,但是不许可作过于摩登或超前的发型,不许可染彩色头发,不许可化艳妆,或使用香气过于浓烈的化妆品。在仪表方面,最值得出席洽谈会的商界人士重视的是服装。
完全可以这样讲:由于洽谈关系大局,所以商界人士在这种场合,理应穿着传统、简约、高雅、规范的最正式的礼仪服装。可能的话,男士应穿深色三件套西装和白衬衫、打素色或条纹式领带、配深色袜子和黑色系带皮鞋。女士则须穿深色西装套裙和白衬衫,配肉色长统或连裤式丝袜和黑色高跟或半高跟皮鞋。有时,在谈判桌上,常常会面对这样一些人:男的穿夹克衫,牛仔裤、短袖衬衫、T恤衫,配旅游鞋或凉鞋;女的则穿紧身装、透视装、低胸装、露背装、超短装、牛仔装、运动装或休闲装,并深身上下戴满各式首饰,从耳垂一直“武装”到脚脖子。这身打扮的人,留他人的印象,不是不尊重自己、不尊重别人、不重视洽谈、自以为了不起,就是没有一点教养。
根据商务洽谈举行的地点的不同,可以将它分为客座洽谈、主座洽谈、客主座轮流洽谈以及第三地点洽谈。
客座洽谈,即在洽谈对手所在地进行的洽谈。
主座洽谈,即在我方所在地进行的洽谈。客主座轮流洽谈,即在洽谈双方所在地轮流进行的`洽谈。
第三地点洽谈,即在不属于洽谈双方任何一方的地点所进行的洽谈。
以上四种洽谈会地点的确定,应通过各方协商而定。倘若我方担任东道主,出面安排洽谈,一定要在各方面打好礼仪这张“王牌”。人们常说:“礼多人不怪”,其实在洽谈会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洽谈会的台前幕后,恰如其分地运用礼仪,迎送、款等、照顾对手,都可以赢得信赖,获得理解与尊重。在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在洽谈会上主随客便,主应客求,与以“礼”服务实际上是一回事。在洽谈会上,如果我方身为东道主,那么不仅应当布置好洽谈厅的环境,预备好相关的用品,而且应当特别重视礼仪性很强的座次问题。只有在某些小规模洽谈会或预备性洽谈会的进行过程中,座次问题才可以不必拘泥。
在举行正式洽谈会时,则对它不能不予以重视。因为它既是洽谈者对规范的尊重,也是洽谈者给予对手的礼遇。举行双边洽谈时,应使用长桌子或椭圆形桌子。宾主应分坐于桌子两侧。若桌子横放,则面对正门的一方为上,应属于客方;肯对正门的一方为下,应属主方。若桌子竖放,则应以进门的方向为准,右侧为上,属于客方;左侧为下,属于主方。在进行洽谈时,各方的主谈人员应在自己的一方居中而坐。其余人员则应遵循右高左低的原则,依照职位的高低自近而远地分别在主谈人员的两侧变坐。假如需要译员,则应安排其就座于仅次主谈人员的位置,即主谈人员之右。举行多边洽谈时,为了避免失礼,按照国际惯例,一般均以圆桌为洽谈桌来举行“圆桌会议”。
这样一来,尊卑的界限就被淡化了。即便如此,在具体就座时,依旧讲究有关各方的与会人员尽量同时入场,同时就座。至少,主方人员也不应在客方人员之前就座。在洽谈的一般过程中,双方人员的态度、心理、方式、手法等等,无不对洽谈构成重大的影响。
商务礼仪规定,商界人士在参加洽谈会时,首先要更新意识,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并且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洽谈表现。这就是所谓洽谈的方针。谈判方针的核心,依旧是一如既往地要求洽谈者在庄严肃穆、剑拔弩张地洽谈会上,以礼待人,尊重别人,理解别人。
具体来说,它又分为以下六点:
洽谈的第一点方针,是要礼敬对手。礼敬对手,就是要求洽谈者在洽谈会的整个过程中,要排除一切干扰,始终如一地对自己的洽谈对手讲究礼貌,时时、处处、事事表现得对对方不失真诚的敬意。在洽谈过程上,不管发生了什么情况,都始终坚持礼敬对手,无疑能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且在今后的进一步商务交往中,还能发挥潜移默化的功效,即所谓“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调查结果表明,在洽谈会中,能够面带微笑、态度友好、语言文明礼貌、举止彬彬有礼的人,有助于消除对手的反感、漠视和抵触心理。在洽谈桌上,保持“绅士风度”或“淑女风范”,有助于赢得对手的尊重与好感。与此相反,假如在洽谈的过程中,举止粗鲁、态度刁蛮、表情冷漠、语言失礼,不知道尊重和体谅对手,则会大大加强对方的防卫性和攻击性,无形之中伤害或得罪对方,为自己不自觉地增添了阻力和障碍。
洽谈的第二点方针,是要依法办事。在商务洽谈中,利益是各方关注的核心。对任何一方来说,大家讲究的都是“趋利避害”。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则会“两利相权取其大,两害相权取其轻”。虽则如此,商界人士在洽谈会上,既要为利益而争,更需谨记依法办事。所谓在商务洽谈中应当依法办事,是要求商务人员自觉地树立法制思想,在洽谈的全部过程中,提倡法律至尊。洽谈者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依照国家的法律办事,惟其如此,才能确保通过洽谈所获得的既得利益。法盲作风、侥幸心理、铤而走险、目无法纪、都只会害人、害己,得不偿失。有一些人在实践中,喜欢在洽谈中附加人情世故。它如果是指注重处理与对手的人际关系,争取促进双方之间的理解与尊重,那么则是正确的。假若指的是要在洽谈中搞“人情公关”,即对对方吹吹打打,与对手称兄道弟,向对方施之以小恩小惠,则是非常错误的。实际上,这是小农意识在作怪,而且无济于事。因为人情归人情,生意归生意,任何有经验的商界人士,都是不会在洽谈会上让情感战胜理智的。在洽谈中,过多地附加人情,甚至以为此重点,实在是误入歧途。说到底,犯了这种错误的人,是没有法制观念,而且不懂得应当怎样做生意。
洽谈的第三点方针,是要平等协商。洽谈是什么?洽谈就是有关各方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进行讨价还价。由此可见,洽谈实际上是观点各异的各方经过种种努力,从而达成某种程度上的共识或一致的过程。换言之,洽谈只会进行于观点各异的有关各方之间,所以假如离开了平等协商,成功的洽谈便难于设想。
在洽谈中要坚持平等协商,重要的是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要求洽谈各方在地位上要平等一致、相互尊重。不允许仗势压人、以大欺小。如果在谈判的一开始有关各方在地位上便不平等,那么是很难达成让各方心悦诚服的协议的;另一方面,则是要求洽谈各方在洽谈中要通过协商,即相互商量,求得谅解,而不是通过强制、欺骗,来达成一致。在洽谈会上,要做到平等协商,就要以理服人。要进行洽谈,就要讲道理。要以理评理、无理找理、说理坚持一成不变。这样的话,就容易“自成一说”,说服对方。
洽谈的第四点方针,是要求同存异。有一位驰名世界的谈判大师说过:“所谓洽谈,就是一连串的不断地要求和一个又一个不断地妥协。”他的这句大白话,肯定会有助于商界人士深化对洽谈本质的理解。在任何一次正常的洽谈中,都没有绝对的胜利者和绝对的失败者。相反,有关各方通过洽谈,多多少少都会获得或维护自身的利益,也就是说,大家在某种程序上达到了妥协,彼此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经验的商务人员都清楚,有关各方既然同意坐下来进行洽谈,那么在洽谈桌上,就绝对不可以坚持“一口价”,一成不变,一意孤行。否则就是作茧自缚、自欺人人。原因十分简单,在洽谈桌上,有关的一切议题,都是大可一谈的。在洽谈会上,妥协是通过有关各方的相互让步来实现的。所谓相互让步,意即有关各方均有所退让。但是这种相互让步,让不等于有关各方的对待让步。在实践中,真正的对等让步,总是难以作出的。在洽谈会上所达到的妥协,对当事的有关各方只要公平、合理、自愿,只要尽最大程序维护或争取了各自的利益,就是可以接受的。
洽谈的第五点方针,是要互利互惠。上述之所以反复地强调:最理想的洽谈结局,是有关各方达成了大家都能够接受的妥协。说到底,就是要使有关各方通过洽谈,都能够互利互惠。在商务交往中,洽谈一直被视为一种合作或为合作而进行的准备。 因此一场商务谈判的最圆满的结局,应当是洽谈的所有参与方,都能各取所需,都取得了一定成功,获得了更大的利益。也就是说,商务洽谈首先是讲究利益均沾、共同胜利的。如果把商务洽谈视之为“一次性买卖”,主张赢得越多越好,甚至要与对手拼个“你死我活”,争取以自己的大获全胜和对手的彻底失败,来作为洽谈会的最终结果,则必将危及与对方的进一步合作,并且使社会上对己方产生“心狠手辣”、“不能容人”的恶劣印象。因此,商务人员在参加洽谈会时,必须争取的结局应当是既利己,又利人的。现代的商界社会,最讲究的是伙伴、对手之间同舟共济。既要讲竞争,又要讲合作。自己所获利的利益,不应当建立在有害对手或伙伴的基础上,而是应当彼此两利。对于这种商界的公德,商务人员在洽谈中务必应当遵守。
洽谈的第六点方针,是要人事分开。在洽谈会上,洽谈者在处理己方与对手之间的相互关系时,必须要作到人与事分离,各自分别而论。在洽谈中,要将对手的人与事分开,是要求商界人士与对方相处时,务必要切记朋友归朋友、洽谈归洽谈,对于二者之间的界限不能混淆。正确的认识,是应当在洽谈桌上,大家彼此对既定的目标都志在必得、义不容情。因此,既不能指望对手之中的老朋友能够“不忘旧情”,良心发现,对自己“手下留情”,或是“里通外国”,也不要责怪对方“见利忘义”,“不够朋友”、对自己“太黑”。业已明言:商务洽谈并不是一场你死我活的人与人的战争,因此商务人员对它应当就事论事,不要让自己对洽谈对手主观上的好恶,来妨碍自己解决现实问题。商界人士在洽谈会上,应当理解洽谈对手的处境,不要对对方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或是一厢情愿地渴望对方向自己施舍或回报感情。同理,商界人士在洽谈会上,对“事”要严肃,对“人”要友好。对“事”不可以不争,对“人”不可以不敬。不然的话,
商务人员要是在商务洽谈中“小不忍则乱大谋”,那可就怪不得旁人了。
在商界,有一句行话,叫作“君子求财不求气”。它再次告诫各位:意气用事,在商务交往中的任何场合,其中自然也包括洽谈会在内,都是弊大于利的。商界同时还流行着另外一句名言,叫作“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将其应用于洽谈之中,也是合情合理的。它告诉商界人士,要想在商务洽谈之中尽可能地维护己方的利益,减少己方的损失,就应当在洽谈的方针、策略、技巧上下功夫,从而名正言顺地在洽谈会上获得成功。要是心思用到了其他地方,甚至指望以见不得阳光的邪门歪道出奇制胜,不得痴心妄想,便是自欺欺人。
商务礼仪礼仪(篇2)
握手是一种礼仪,但人与人之间、团体之间、国家之间的交往都赋予这个动作丰富的内涵。一般说来,握手往往表示友好,是一种交流,可以沟通原本隔膜的情感,可以加深双方的理解、信任,可以表示一方的尊敬、景仰、祝贺、鼓励,也能传达出一些人的淡漠、敷衍、逢迎、虚假、傲慢。团体领袖、国家元首之间的握手则往往象征着合作、和解、和平。握手的次数也许数也数不清,印象深刻的可能只有几次:第一次见面的激动,离别之际的不舍,久别重逢的欣喜,误会消除、恩怨化解的释然等等。
把握住握手世相中的一点或几点,可以讲述自己的经历,可以针对现实发表议论,可以展开联想,表达感悟,可以从虚入手,倾诉感情,表达方式可以根据情景需要而定。握手最早发生在人类“刀耕火种”的年代。那时,在狩猎和战争时,人们手上经常拿着石块或棍棒等武器。他们遇见陌生人时,如果大家都无恶意,就要放下手中的东西,并伸开手掌,让对方抚摸手掌心,表示手中没有藏武器。这种习惯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握手”礼节。
握手是在相见、离别、恭贺、或致谢时相互表示情谊、致意的一种礼节,双方往往是先打招呼,后握手致意。
一、握手的顺序
主人、长辈、上司、女士主动伸出手,客人、晚辈、下属、男士再相迎握手。
二、握手的方法
1、一定要用右手握手。
2、要紧握双方的手,时间一般以1~3秒为宜。当然,过紧地握手,或是只用手指部分漫不经心地接触对方的手都是不礼貌的。
3、被介绍之后,最好不要立即主动伸手。年轻者、职务低者被介绍给年长者、职务高者时,应根据年长者、职务高者的反应行事,即当年长者、职务高者用点头致意代替握手时,年轻者、职务低者也应随之点头致意。和年轻女性或异国女性握手,一般男士不要先伸手。男士握手时应脱帽,切忌戴手套握手。
4、握手时双目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好,多人同时握手时应顺序进行,切忌交叉握手。
5、在任何情况拒绝对方主动要求握手的举动都是无礼的,但手上有水或不干净时,应谢绝握手,同时必须解释并致歉。
6、握手时首先应注意伸手的次序。在和女士握手时,男士要等女士先伸手之后再握,如女士不伸手,或无握手之意,男士则点头鞠躬致意即可,而不可主动去握住女士的手;在和长辈握手时,年轻者一般要等年长者先伸出手再握;在和上级握手时,下级要等上级先伸出手再趋前握手。另外,接待来访客人时,主人有向客人先伸手的义务,以示欢迎;送别客人时,主人也应主动握手表示欢迎再次光临。
7、握手时一定要用右手,这是约定俗成的礼貌。在一些东南亚国家,如印度、印尼等,人们不用左手与他人接触,因为他们认为左手是用来洗澡和上卫生间的。如果是双手握手,应等双方右手握住后,再将左手搭在对方的右手上,这也是经常用的握手礼节,以表示更加亲切,更加尊重对方。
商务礼仪礼仪(篇3)
发型:简单干练,不宜过于个性。
前不覆额,侧不及耳,后不触领。这是商务男士发型的统一要求。不染鲜艳的发色,不留过于个性的发型,给人稳重的形象很重要。
面部。干净整洁,口气清新。
勤剃胡须,定期修剪鼻毛耳毛;早晚要刷牙,保持口腔清洁和口气清新,建议定期做牙齿的清洁和护理。另外,对于肤色不均等问题的男士,也可用化妆品适当修饰,但是不宜过多。
手部干净。
勤修剪,保持整洁,无倒刺,指甲长度不过长,从手掌面看不见指甲为宜。
商务礼仪礼仪(篇4)
商务礼仪系领带:平结
平结是最常用的领带打法,也可以说是最经典的领带打法。风格简约,非常方便,领结呈斜三角形,适合窄领衬衫。
1.右手握住领带的一端(下面称大端),左手握住窄的一端(下面称小端)。大端在前,小端在后,交叉叠放。
2.第一步,将大端绕到小端之后。
3.第二步,继续将大端在正面从右手边翻到左手边,成环。
4.第三步,把打断翻到领带结之下,并从领口位置翻出。
5.第四步,再将大端插入先前形成的环中,系紧。
商务礼仪系领带:半温莎结
半温莎结让男性看起来有风度更有自信。半温莎结是一种比较浪漫的领带打法,近似正三角形的领形比四手结打出的三角型更庄重,结型比四手结稍微宽一些,适用于任何场合,在众多衬衫领形中,与标准领是最完美的搭配。如果是休闲的时候,用粗厚的材质系半温莎领,能凸显出一股随意与不羁。
1.宽的一端(下面称大端)在左,窄的一端(下面称小端)在右。大端在前,小端在后,呈交叉状。
2.将大端向内翻折。
3.大端从右边翻折出来之后向上翻折。
4.大端旋绕小端一圈。
5.拉紧。
6.将大端向左翻折,成环。
7.由内侧向领口三角型区域翻折。
8.打结,系紧。
商务礼仪系领带:温莎结
温莎结一般用于商务、政治等非特定场合。非常漂亮,属于典型的英式风格,其步骤在几种最常用的领带打法中也算是最复杂的了。
1.宽的一端(下面称大端)在左,窄的一端(下面称小端)在右。大端在前,小端在后,呈交叉状。
2.大端由内侧向上翻折,从领口三角区域抽出。
3.继续将大端翻向左侧,即大端绕小端旋转一圈。
4.大端由内侧向右翻折。
5.右边同左边一样,绕小端旋转一圈。
6.整理好骨架,拉紧。
7.从正面向左翻折,成环。
8.最后将大端从中区域内侧翻折出来。
9.系紧领带结,完成。
商务礼仪礼仪(篇5)
1、职业妆的'礼仪
职业妆应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切忌过浓过艳。妆容应讲究精细,以淡雅的色彩为主,既要适于对内外人士近距离的接触与交流,也要能够表现你的品位。
底妆: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室内照明也是冷调的光源。因此,底妆要选择有保湿效果的粉底,色彩也要选择适合冷光的暖色调,健康肤色和小麦色是较好体现生机的粉底色,偏白的象牙色、贵族白最好作为提亮色使用。
眼妆:清晰的眼线可以提亮眼神,还可以强调妆容的职业感。用黑色眼线笔从眼头开始描画出在眼尾微微拉长的眼线,以最容易展现出色泽感的珠光银色眼影为重点,用中号眼影刷刷在上下眼睑,清爽的色彩正是利用了清晰的眼线来突显东方情调和清爽干练的职业感。
睫毛:使用黑色的睫毛膏,其他颜色只会让你显得失礼并且怪异。
颊妆:职业妆的腮红不可浓于唇彩,重点在于利用柔和的色彩使整个妆容更加亮丽,缓和办公室的紧张气氛。
唇妆:使用有透明感的唇彩,可以不用勾勒唇线,选择与自己唇色接近或略深的色泽,轻而薄地涂于唇上。
指甲:修长漂亮的指甲固然吸引眼球,但不适合工作;如果剪得秃秃的,也会给人不修边幅的感觉。
2、宴会妆的礼仪
宴会妆有高贵、优雅、性感、冷艳四个主题。塑造哪一个主题,不仅需要适应相应的场合,还要与你的服饰、气质、风度相配合。晚妆的亮点是眼睛、口红和腮红。
唇妆:强调层次感。除了选择适宜的色泽之外,可以有三个层次感,唇部外延色彩偏重,能帮你打造较好和精细的轮廓感;唇部主体为主体唇色;中部可选择浅色或白色,也可选择富有光泽的唇彩或唇油,营造生动迷人的立体效果。
眼妆:宴会妆较多使用紫色、玫瑰红色、银灰色、蓝色等突出主题的色彩,并较多用带荧光的眼影或用于凸出部的高光色,在晚间的灯光下与有光泽的服饰相辉映,增强表现力。
色彩:通常宴会妆着色较平日更浓重一点,不过切忌走向极端,过于浓艳的女人容易被看成是粗俗与不受欢迎的人。
3、补妆的礼仪
当着他人的面化妆或补妆都是非常不雅观的行为。
在就餐时,即便是只有女性在座,在餐桌上补妆也是极为不礼貌的。在办公室里也不能在自己的座位上补妆,哪怕是简单的扑粉底,而应该等到休息时间到化妆室或洗手间去补妆。补妆的动作要快,几分钟内解决问题,否则长时间占据洗手间内的面池,孤芳自赏,会影响他人使用,同样是让仪态失分的地方。
4、使用化妆品的礼仪
一般来说,不可随意使用他人的化妆品,即使是关系亲密的朋友。每个女人的化妆包都具有隐私性,隐藏着各自的喜好和习性,随便使用他人的化妆品,等于侵入他人最隐秘的私人空间,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而且,直接接触皮肤的化妆品、化妆用具最易带上个人细菌,出于对健康的考虑,也不应使用他人的化妆品,以免造成流行性皮炎。
5、化妆工具
化妆工具应该有条理地放在化妆包内,以便从容地取出使用。如果化妆包里乱七八糟,取出的粉刷、粉饼、唇刷、眉刷等化妆工具都是脏兮兮的,一则有碍健康,二则透露出主人作风粗俗、生活品质不高,缺乏内在美。
商务礼仪礼仪(篇6)
在商务交往中双方互赠礼物可以让人感觉到自己被重视,既是一种礼貌的行为,也可以增进双方的感情,但是在馈赠礼物时必须遵守一些基本的礼仪,否则往往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
在赠送别人礼物的时候思想上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能认为因为自己是去贿赂别人抑或是有求于别人才送礼物的。这样的送礼会给对方造成反感或者是心理压力。
案例:主席的礼品
主席出访俄罗斯时,曾向叶利钦总统赠送了一盘由中国制作的关于反法西斯的歌曲配画的录像带。这盘录像带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呢?
北京五岳文化咨询公司董事长冯精志后来透露:这盘长达1小时50分钟的录像带名为《神圣的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歌曲回顾》,是由冯声华编导、五岳公司和广州艺宝影音制作传播公司联合制作的。
《神圣的战争》选用了《神圣的战争》、《我到过世界不少地方》、《小路》、《夜莺》、《灯火》等13首前苏联歌曲,均由前苏联功勋艺术团演唱。画面全都是苏德双方军事记者拍摄的极其珍贵的电影资料。通过歌曲和画面,讲述了前苏联人民奋起抗击德国入侵的辉煌业绩,展示了主要战役,介绍了双方的政治领导人和将领。
据悉:当片子在俄罗斯驻华使馆放映时,引起强烈的反映,许多人热泪盈眶。一些官员说:尽管片子中反映的是我们苏联人民在卫国战争中的事情,但许多画面是第一次看到。从片子中可以感到最了解苏联的是中国人民,你们能够想到制作这样的片子说明了你们对我们的深厚情谊。
在商务交往中,送礼物给对方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礼物馈赠的对象
不同对象的需要和喜好是不一样的,比如,外宾喜欢自己的商务伙伴送能代表民族特色的礼物;喜欢书法的朋友可能喜欢别人送他字画;喜欢收藏邮票的人喜欢对方送他有珍藏价值的`邮票,因此不一定是贵重的礼物才是最好的。而且在送礼物的时候要注意到三大禁忌:民族禁忌、职业方面的禁忌和个人方面的禁忌。
2.馈赠礼物的目的
在商务交往中送礼物大多是表示祝贺友好,希望和对方保持良好的关系。而不能是因为要达到某些商业方面的利益和对方故意套近乎,这样会让对方感到厌恶。
3.馈赠礼物的时间
在商务交往中的初次见面是不适合送礼物的,可以在告别或下次见面的时候送礼物,在对方比较重要的节日或者是庆典中是可以送礼物的。
4.赠送礼品的方式
包括面交、寄交、转交。将礼品进行精美的包装,这样可以让对方感受到你对对方的重视。如果可能最好是当面交给对方,如果是寄交或是转交要附带祝福之类的话语。
接受礼品的礼仪:
商务人员接受别人的礼物时也要符合礼仪规范,当送礼者取出礼品时,接受礼物的一方的得体之法是应当表现得大方稳重,认真且面带微笑地注视着对方,在对方递上礼物的时候,要用双手接住,然后将礼物放在自己的左手上,将右手空出来和对方握手。如果礼物较大不是很方便的话,可以将礼物放在桌子上,然后和对方握手。同时要说一些感谢之类的礼貌用语。
如果当时有时间的话可以当着对方的面将礼物拆封,但动作一定要轻柔文雅,以防将礼物弄坏,同时对礼物要进行一番赞美。如果礼物是他人转交或者是寄交的话,要在接到礼物的时候通知对方礼物已到并表示感谢。如果想要拒绝别人的礼物,不能不给对方面子直接拒绝,要给对方容易接受的理由,比如可以说是公司的规定等。
来而不往非礼也,在接受别人礼物以后要在适当的时候予以还礼,表示自己想和对方保持友好关系的想法,这也是一种礼貌的行为。商务人员不能在接受了别人的礼物以后马上就送礼物给对方,这样会给人一种自己勉强接受礼物然后迫不及待还对方人情的感觉。
可以记着曾经接受过对方的礼物,然后在对方有节日庆典或者重大活动的时候,或者自己登门拜访对方送上自己的礼物,也可以寄以书信表示感谢,此外还可以在对方面前或者公众场合使用或者佩戴对方赠送的礼物,也可以在对方有困难的时候提供帮助。
商务礼仪礼仪(篇7)
问候内容分为两种,分别适用不同场合:
直接方式:所谓直接式问候,就是直接以问好作为问候的主要内容。它适用于正式的交往场合,特别是在初次接触的陌生商务及社交场合,如:“您好”、“大家好”、“早上好”等。
间接方式:所谓间接式问候,就是以某些约定俗语成的问候语,或者在当时条件下可以引起的话题,主要适用于非正式、熟人之间的交往。比如:“最近过得怎样”、“忙什么呢”、“您去哪里”等,来替代直接式问好。
问候是敬意的一种表现,态度上一定要注意:
主动:向她人问候时,要积极、主动。那同样当别人首先问候自己之后,要立即予以回应,千万不要摆出一幅高不可攀的样子。
热情:向她人问候时,要表现得热情、友好、真诚。毫无表情,或者拉长苦瓜脸表情冷漠的问候不如不问候。
大方:向她人问候时,主动、热情的态度,必须表现得大方。矫揉造作、神态夸张,或者扭扭捏捏,反而会给人留下虚情假意的坏印象。而且一定要专注。问候的时候,要面含笑意,与她人有正面的视觉交流,以做到眼到、口到、意到。不要在问候对方的时候,目光游离、东张西望,这样会让对方不知所措。
在正式场合,问候一定要讲究次序。
一对一的问候:一对一,两人之间的问候,通常是“位低者先问候”。即身份较低者或年轻者首先问候身份较高者或年长者。
一对多的问候:如果同时遇到多人,特别在正式会面的时候。这时既可以笼统地加以问候,比如说“大家好”;也可以逐个加以问候。当一个人逐一问候多人时,既可以由“尊”而“卑”、由“长”而“幼”地依次而行,也可以由“近”而“远”依次而行。
(1)主动开始谈话,珍惜会见时间。尽管对方已经了解到你的一些情况和来访目的,你仍有必要主动开口。你可再次对某些问题进行强调和说明。这不仅仅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也是礼貌的需要。
(2)问候时最好点名道姓。迈进会客室的门,你的第一句话可能是:“你好,见到你很高兴。”但这却不如说:“王经理,你好,见到你很高兴。”据测,后者比前者要热情得多。
(3)若对方没请你坐下,你最好站着。坐下后不应掏烟,如对方请你抽烟,你应说:“谢谢。”请记住,切莫把烟灰和火柴头弄到地板上,那是很不得体的。
(4)请不要急于出示你随身带的资料、书信或礼物。只有在你提及了这些东西,并已引起对方兴趣时,才是出示他们的最好时机。另外,你得事先准备好,当对方询问你所携带资料中的有关问题时,你应给予详细的解释或说明。
(5)保持相应的热情。在谈话时,你若对某一问题没有倾注足够的热情,那么,对方会马上失去谈这个问题的兴趣。
(6)当愤怒难以抑制时,应提早结束会见。愤怒会使你失去理解他人和控制自己的客观尺度。它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把事情搞得更糟。
(7)学会听的艺术。听有两个要求,首先要给对方留出讲话的时间,其次要听“听话听音”。如对方首先讲话,你不可打断对方。应做好准备,以便利用恰当的时机给对方以响应,鼓励对方讲下去。
(8)注意衣着和发式。第一次见面就给人一种不整洁的印象,往往会给你的自我表白投下阴影。平时不修边幅的企业家,在会见前应问问懂行的人,让他根据你的年龄、体形、职业及季节等因素设计一下你的衣着和发式。
(9)避免不良的动作和姿态。玩弄手中的小东西,用手不时地理头发、搅舌头,清牙齿,掏耳朵,盯视指甲、天花板或对方身后的字画等,这些动作都有失风度。
(10)要善于“理乱麻”,学会清楚地表达。善于表达使人终生受益。讲话不会概括的人,常常引起人们的反感:叙事没有重点,思维头绪混乱的人,常常迫使人们尽量回避他。一般来说,你若从没有担心过别人会对你的话产生反感,就意味着你已引起他人的反感了。
(11)作一次音色和语调的自我检查。把自己要讲的话录音5分钟,听听是否清晰,喉音、鼻音是否太重?语速怎样?语调老成、平淡吗?如不满意,改进后再录一段听听。充满朝气的语调会使你显得年轻。此功重在平时留心多练。
(12)如果对方资历比你浅,学识比较低,你应格外留心自我优越感的外露。当你介绍了自己令人羡慕的学位职称等情况后,对方也得谈到他的相应情况。为了避免对方自愧不如,在介绍自己时你应该谨慎一些。对对方可以表示赞佩。过度的关心和说教应该避免,要表现出诚意和合作精神。
(13)要诚实、坦率,又有节制。若在一件小事上做假,很可能使你的整个努力付诸东流。对方一旦怀疑你不诚实,你的各种不同凡响的作为都将黯然失色。谁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完人,因此,你可以坦率地谈起或承认自己的缺点或过失。在评论第三者时不应失去体量他人的气度,无节制地使用尖刻语言只会让人疑心:“谁知哪一天,他也许会在背后这样说我呢。”
(14)会见结束时,不要忘记带走你的帽子、手套、公事包等东西。告别语应适当简练,克制自己不要在临出门时又引出新的话题,因为没有理由认为告别才是会见的高潮。
问候。问候者打招呼也。问候时有三个问题要注意,1、问候要有顺序,一般来讲专业讲位低的先行,下级首先问候上级、主人先问候客人、男士先问候女士,这是一个社会公德;2、因场合而异。在国外女士与男士握手女士可以不站起来,这是在国内,在工作场合是男女平等的。社交场合讲女士优先,尊重妇女。3、内容有别。中国人和外国人、生人和熟人、本地人和外地人不大一样。下面讲两个要点,一是那些称呼是最普遍的适用的,1、称行政职务;2、称技术职称;3、行业称呼;4、时尚性称呼;先生、小姐、女士等;和外商打交道时,更习惯称呼先生、女士。慎用简称。
商务礼仪礼仪(篇8)
一、在商务宴会中,化妆有晨妆、晚妆、上班妆、社交妆等多种形式,他们的浓淡程度都存在差别。因此,化妆的浓淡要根据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来选择。
清丽、素雅,具有鲜明的立体感。它既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又不容许显得脂粉气十足。总的来说,就是要清淡而又传神。
2、在社交场合上则是展现女性魅力的地方。这个时候最适合化浓妆了,但是一定要与自己的服装搭配起来,搭配不好反而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浓妆由于是在晚上,灯光比较暗,这个时候一定要记住调亮肤色,不然给人的感觉会很灰暗,消沉。
3、室外妆就是外出奔走时需要化的,商务人士难免要有出去办事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化妆要点是扬长避短。自然光线,特别是阳光下,特别容易暴露皮肤的优劣好坏。因此对于肤质好的人,妆容可以本色一些,肤质差一些的就要相对重一些,来掩盖肌肤问题。
二、这毕竟是正式的场合,不像在日常生活中,所以化妆不要过分时尚前卫。
三、化妆要避人。商务礼仪中,化妆或补妆应该遵循修饰避人的原则,选择无人的地方,如化妆间、洗手间等,切忌在他人面前肆无忌惮地化妆或补妆。一般情况下,女士在用餐、饮水、出汗等之后应及时为自己补妆。
四、突出美化自己脸上富有美感之处,掩饰面部的不足,以达到化妆的最佳效果。
五、不要随意品评他人的化妆。由于个人审美观的不同和文化、肤色等差异,每个人对化妆的礼节都是有差异的,要学会换位思考。
六、不要借用他人的化妆品。在参加商务宴会时,尽量把简单基本的化妆品带在身上,不要向别人借,不然会给人留下不礼貌的行为。
商务礼仪中的化妆原则
扬长避短:
突出美化自己脸上富有美感之处,掩饰面部的不足,以达到化妆的最佳效果。
淡妆适宜:
一般来说,化妆有晨妆、晚妆、上班妆、社交妆、舞会妆等多种形式,他们的浓淡程度都存在差别。因此,化妆的浓淡要根据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来选择。如工作妆要简约、清丽、素雅,而舞会妆则可浓艳。
化妆避人:
化妆或补妆应该遵循修饰避人的原则,选择无人的地方,如化妆间、洗手间等,切忌在他人面前肆无忌惮地化妆或补妆。一般情况下,女士在用餐、饮水、出汗等之后应及时为自己补妆。
商务礼仪礼仪(篇9)
1、职业形象
商务场合的着装要求是有规定和准则的。我曾看到在一些职场中,有些女性穿的很性感,又露胸又露肩,有的还穿这紧身衣,凸显曼妙的身材。虽然看上去真的很美,很时髦,但是这严重违反的职场的着装要求。要知道时尚和着装礼仪是两码事。我们每一个职场人士必须遵守商务着装礼仪规则。
2、仪态和风度
职场上的仪态不同于其他场合的仪态,女性走路也不是走台步,重要的是要显示出专业性。让人一看你的仪态就能感受到你是一名专业的商务人士。
3、办公室礼仪
很多企业可能会忽略办公室的礼仪,其实这对提高员工士气,创建良好的工作氛围,获得团队的凝聚力等都是至关重要的。如办公室人际关系的处理、办公室绯闻、职场性骚扰、如何与上司相处、如何当一个好领导、办公室恋情、新同事的关爱、离职同事的相送、职场上两性关系的处理等等。
4、餐桌礼仪
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务人士将生意带到餐桌上,我们不再是一味地学习西餐礼仪,同时对于具有千年文化的中餐礼仪也必须掌握。如果能将中西餐礼仪都能学以致用,那么以后无论是和外商做生意还是和本国人业务往来,都会表现地游刃有余,促成更多的合作。
5、商务会面接待
很多商务人士根本不懂得职场上的一些接待、会面的礼仪。如何打招呼、如何称呼、如何介绍、如何握手、如何递名片、如何上下车、如何坐电梯、如何送礼、如何遵守会议礼仪、如何送客、如何引导等等。缺乏这些技能,不但让自己看上去像一个傻瓜,而且阻碍了你迈向事业的成功。
商务礼仪礼仪(篇10)
介绍他人相识时,要先介绍身份较低的一方,然后再介绍身份较高的一方,即先介绍主人,后介绍客人;先介绍职务低者,后介绍职务高者;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先介绍晚辈,后介绍长辈;先介绍个人,后介绍集体。
如果在介绍他人时,不能准确知道其称呼,应问一下被介绍者“请问你怎么称呼?”,否则万一张冠李戴,会很尴尬。
介绍时最好先说:“请允许我向您介绍”或“让我介绍一下”,“请允许我自我介绍。”
打招呼男士为先,握手女士为先。
介绍手势:手掌向上,五指并拢,伸向被介绍者,不能用手指指指点点,当其他人介绍到你时,应微笑或握手点点头,如果你正坐着,应该起立。
商务礼仪礼仪(篇11)
摘 要:法国这个浪漫之都,吸引我们的不仅是它有世界上优美动听的语言,法国餐饮的魅力可以说是在我们品读法语的浪漫同时不能忽视的一大元素,来到法国,置身于法国文化的包围中,我们很难逃脱掉法餐的诱惑。从某种意义上说,厨师们对美味佳肴的追求和创作欲望已经步人艺术家那样走火入魔的意境,法国餐饮的礼仪与巴黎女人美在骨子里的吃相揉和在一起的,法国的餐饮讲究细致创意,而且在法餐中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礼仪,这种礼仪的学习,不仅帮助我们了解法国的饮食文化,而且对中法交流日益频繁的当前也有重要意义,了解对方的餐饮习俗,取长补短,更好地使这种礼仪习惯融入中国文化中。
关键词:法国;餐饮;礼仪
一、法国的饮食介绍
1、法国特色饮食
欧洲人认为法国菜是世界上最高级的菜,它的口感之细腻、酱料之美味、餐具摆设之华美,简直可称之为一种艺术。法国人对饮食艺术有极高的品味,国内的名菜多不胜数,包括鹅肝酱、海鲜、蜗牛、奶酪等等。每一道菜都有它独特的烹调方法,必能令你垂涎三尺。法国特色饮食:法国香槟(产自法国香槟地区)及各式红白葡萄酒(Bordeaux 和Burgundy 是著名产地)、各式奶酪、白酒煨鸡、红酒煮牛肉、法式龙虾、大蒜蜗牛及大蒜田鸡腿等。另外,在法国美食中,最负盛名的便是法国的葡萄酒。法餐不但讲究饭菜的口味,还非常讲究配餐的酒水,正式的法餐一定要根据主菜配不同的葡萄酒,比如吃肉时喝红葡萄酒,吃海鲜时喝白葡萄酒。也因为如此,法国的葡萄酒庄园遍布全国各地。而对于今天的法国人而言,葡萄酒所具有的价值已早就超出了单纯的工业产品的单纯范畴,取而代之的便是葡萄的种植与葡萄酒的酿造及浪漫与艺术相结合的文化产物,是法国浪漫情怀的最权威的代言人。以丰富多元的葡萄品种和整体优越的品质早已让法国成为葡萄酒文化时尚的引领者。"琼浆玉液与玲珑杯盏之间弥漫出的不仅仅是酒香,更是法国的优雅文化。"而每天喝一杯葡萄酒不仅仅是为了陶冶情操与保持健康,更重要的便是教会人们如何于躁动的生活中保持一份浪漫的情怀,对待生命的一种积极坦然的生活态度。
2、法国的餐饮美食
法国人一向十分关注他们吃的东西。他们比其他人更加注重一日三餐的形式化(时刻、礼仪等),而且每天在这方面比别人花的时间多。经常听到很多法国人说,美食是指不在家里而在著名餐馆进餐,家里的饭菜虽好也吃着放心,但一般说要低一个档次。在法国,时尚在美食中的作用极大。有关美食的书籍、指南、杂志和互联网站不计其数,口耳相传也作用非浅。往往一顿美餐的谈话主题,不是前夜品尝的山珍海味,就是第二天将要享受的美味佳肴。因此,在崇尚美食的法国经营中餐的确有它独特的优势和挑战。法国一般餐馆的营业时间是在正午12 时至下午2时 30 分,而晚上则7 时至11时左右。其他时间则可到 CafBrasserie 等咖啡茶座,也可到 Crperie 薄饼店。大部分餐馆都在门口张贴了当日的菜单及价钱。而午饭时大多有 Plat du jour(今日推荐菜单),价钱较为相宜。菜单一般是按下列顺序写的:正餐前的头道菜,通常有汤或沙拉等;鱼类;肉类;蔬菜类;甜品。不必每样都吃。当然,法餐的价格在欧洲也是最昂贵的,这是众所周知的,除了它的菜价比较高外,还体现在餐单上要另付 20%的增值税,以及 15%的服务费。若某间餐厅的食物或服务特别好,一般客人会多付 1-1.5 欧元。
二、法国餐饮礼仪起源和发展
由于社会底层老百姓每天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果腹,饮食礼仪对他们来说完全置身事外,但"吃相"却逐步成为王公贵族体现自己高贵气质的另一种表现。至今,在法国人的眼中,一个人进餐时所表现出来的礼仪往往成为判定其受教育程度的重要标准。
据记载,进餐礼仪起源于法国梅罗文加王朝,受拜占庭文化的启发,制定了一套细致的礼仪。到了罗马帝国的查里曼大帝时,礼仪变得复杂而专制起来,如皇帝必须坐最高的椅子,当乐声响起之时,王公贵族须亲自将菜肴传至皇帝手中,罗马贵族则喜欢在三面有躺椅的躺卧餐桌用餐,上菜时仆役的双脚随着音乐的节拍移动,将菜肴首先端给主人。到了 12 世纪,意大利文化进入法国,餐桌礼仪和菜单用语变得更为优雅精致,教导礼仪的著作纷纷面世,在赴约、切割食物、喝汤、吃面包、穿着服饰等礼仪上都做了约束,这种礼仪逐步在贵族圈中盛兴起来。法国人从小被教导用餐时双手要放在桌上,从十七世纪中叶起,法国贵族和他们的厨师对饭菜味道和就餐方式开始进行革新。如此明确地决定要系统研究创新厨艺,这在欧洲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标新立异的烹饪艺术,很快就收到了丰硕的成果。使历史学家惊叹的,是那些证实法国人标新立异的资料,竟然如此丰富和一致。一些菜谱可以佐证烹饪活动的重大变革,一些社会礼仪教科书,可以说明在就餐礼仪方面的深刻变化。
三、法国餐饮礼仪的内容介绍
海明威说:"法国是不散的宴席。"法国的饮食文化非常悠久,从路易十四开始,法国的饮食外交便世界闻名,在法式宴会鼎盛时期,餐桌上一次可上200道菜。闻名世界的法国料理,以精致豪华的高尚品味,风靡全球食客的胃,法国人将"吃"视为人生一大乐事,他们认为:美食不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艺术。法国餐同英式美式餐饮一样,讲究的是在严谨的上餐顺序中寻找与品位美食的浪漫特质。置身于法国餐厅,我们追求的不是"吃饱"而是真正的在法国慢餐文化中体味法国餐的真谛。
1、就餐前社交礼仪
西方人之间,如没有血缘关系,对男子统称呼"Mr.X",对未婚女士统称;"Miss.X",对已婚女士统称"Mrs.X",对不清楚结婚与否的女士通称"Ms.X"。对于初次相识的人,特别是经人介绍刚刚认识的同事、同行、生意伙伴等,应称呼"Mr.Mrs.+姓",如"Mr Smith"等;只有当对方允许称呼其名时,才可直呼"John" "Tom"等。此外,在交换彼此名片时,大多用一只手递送自己的或接受对方的名片。 致谢是文明社会的一种礼仪规范,是对他人提供的帮助或给予的关怀的一种承认、肯定和内心感受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它对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英语文化中,不论对方是谁,只要你为对方做了点事,提供了一点帮助,如倒杯水,传递一枝笔,找零钱或指指路,你都必须道一声谢。所以,在英语文化中,"谢谢"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必须经常挂在嘴上。
此外,参加正式宴会,不要缺席和迟到,否则很不礼貌,也不要早到( 尤其是赴家宴的话可能主人还在准备菜品、梳洗打扮,尚未完毕) ,提前 3~ 5 分钟到场最好。进餐前,如果主人要祷告,即使无宗教信仰,最好也一同低头,以示尊重。参加宴请,要注意个人的服饰得体。不注意服饰打扮,既为人轻视,又失礼于人。
2、座次安排
去法国,宴会所举行的餐饮形式大部分是西餐为主。西餐无论从形式到内容上讲,都与中餐有所区别。根据社交礼仪的规范,食用西餐,必须对西餐的菜序、座次、餐具以及西餐的品尝、西餐的要求等,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西餐宴会席位排列主要是位次问题。除了极其盛大的宴会,一般不涉及桌次。席位排列原则有六个方面需注意:女士优先原则,一般女主人为第一主人,在主位就座。男主人为第二主人,坐在第二主人的位置上。右高左低原则:排列席位时,男主宾排在女主人的右侧,女主宾排在男主人的右侧,按此原贝,依次排列。中座为尊原则:三人一同就座用餐时,居中座者要高于其两侧就座之人。门面为上原则:用餐时,应该以面对正门为上座,背对正门为下座。观景为佳:在一些高档餐厅用餐时,在其室外往往有优美的景致或高雅的演出,可供用餐者观赏。靠墙为好:如果男女同去进餐,为了防止过往侍者和食客的干扰,那么靠墙的位置应该请女士就座,男士坐在女士对面。
此外,西餐的席位一般都用长桌或方桌,因此,席位的排列方法主要分长桌或方桌两种。(1)长桌的席位排列。有两种方法:一,男女主人分别在长桌两侧的中央相对而坐,餐桌的两端可以坐人,也可以不坐人。二,男女主人分别坐在长桌的两端。(2)方桌的席位排列其排列方法是:就座于方形餐桌四面的人数应相等。
3、餐具的摆放和使用
(1)餐巾的使用
落座后,应待主人打开餐巾后其余宾客再将餐巾平铺在腿上。餐巾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食物残渣掉在衣服上和擦嘴之用。为了卫生,西餐餐巾的折放通常很简单,打开后几乎无折痕,不像国内习惯将餐巾折成很复杂的花鸟型等,打开后皱皱巴巴不太美观,人们也不愿意拿来擦嘴。此外,餐巾在西餐中还可有"占位"之用,如果就餐还未结束中途离开,可将餐巾放在椅子上表示还要回来,如果将餐巾放在餐桌上则表示进餐结束,宴会中主人将餐巾放在桌子上则表示宴会结束。
(2)刀叉的使用
谈到吃西餐,很多人常常会被各式各样的刀叉羹匙弄得不知所措,其实刀叉的雏形在 15 世纪前后才出现,那时欧洲人为了改进进餐的姿势,开始使用双尖的叉子,这样切割后的肉块用叉子送入口中就比用手抓食显得优雅许多。到了 17 世纪末期,在英国上流社会开始使用三尖的叉子,而目前普遍使用的四尖叉子直到 18 世纪才开始使用。随着皇室贵族及上流社会交往规格的提升,西餐菜肴的品种数量也逐步增多,高档宴会的菜肴通常包含头盘、冷菜( 沙拉类、肉批类、胶冻类等组成) 、汤( 大致可分为清汤、茸汤、奶油汤、蔬菜汤和冷汤等五类) 、主菜( 一般由海鲜、禽类和家畜或野味等三道菜组成) 、甜点( 冷、热各一道) 、水果、咖啡或茶等,配合各类菜肴使用的刀叉餐具也日益讲究并完善起来。英国人唐纳德在《现代西方礼仪》中说:"我们的祖先似乎为每一种特殊情况都发明了一种匙具或叉具,从叉取泡菜到舀取火鸡肚里的填馅,样样餐具一应俱全"。
其实刀叉的使用方法很简单,即掌握一个原则--由外向里使用,先用摆在最外面的刀叉,吃完一道菜收走一副刀叉,接着使用下一副刀叉,喝汤时只用汤匙即可。西式宴会的摆台通常如下图所示:
3、菜肴的食用
(1)宴会套餐
一般上菜时首先上头盘,头盘是餐厅的开胃特色菜,有冷有热,这时根据菜品的特点可单独配上一套餐具,如法式�蜗牛配蜗牛夹和蜗牛叉,吃完头盘后,餐盘和餐具一起撤走; 上冷菜时,使用最右边的冷餐刀和最左边的冷餐叉; 喝汤时,仅配汤匙,汤匙由里向外舀汤,然后将汤匙整个放入口中喝完后拿出,如汤的温度较高,可稍等温度降低些或舀一勺在嘴边轻轻吹凉,不可用嘴去吸,尤其不要吸出声音,中途若要休息,可将汤匙搭在盘边,若将汤匙整个放在盘中则表示用菜完毕,如盛器为汤碗,不要将汤匙放入汤碗中而应搁在垫盘上,当汤剩下一点不便舀取时,可拿面包将汤蘸着食用。宴会主菜一般由三道菜组成,第一道菜为海鲜类菜肴( 多为鱼类菜肴) ,此时配鱼刀和鱼叉食用,同时配喝白葡萄酒,由于鱼肉肉质细嫩,鱼刀通常没有锋利的刀刃,且带有一定弯度,便于将易碎的鱼肉"铲起"食用; 第二道主菜一般为禽类菜肴,配主餐刀和主餐叉食用,也配喝白葡萄酒,食用完毕后,将餐具及酒杯一同撤走,重配干净的主餐刀叉吃第三道主菜( 如菜单安排第二道主菜为红色肉类,则配喝红葡萄酒,此时第一道主菜食用完毕后就将白葡萄酒杯撤走) ; 第三道主菜通常为家畜类菜肴,以牛羊肉为主,也有配野味类菜肴如鹿肉、兔肉等,配红葡萄酒,吃完后红酒杯同餐具一起撤走; 在宴会高潮部分时,全体宾客共举香槟杯庆贺,喝完后香槟杯也随即撤走。宴会的最后一道菜为甜点,有冷热之分,但有些宴会冷热甜点各准备一份,热甜点常见的有法式橙汁烩煎饼、火焰香蕉、香梨烩西梅等,一般配合刀叉食用,冷甜点以冰激凌、布丁、慕斯最为常见,通常用甜点匙食用,食用完毕餐具撤走,再撤走垫盘、水杯、黄油碟、面包碟和黄油刀,最后再根据客人需要上咖啡或茶( 水杯在进餐过程中始终不撤) 。
(2)普通套餐
普通西式套餐的菜肴由冷菜、汤、热菜及甜点四道菜组成,所配的餐具数量也较少,一般只配一副刀叉、一个酒杯和一个水杯,使用原则与宴会套餐相似,需要注意的是吃完一道菜后可让服务人员更换一副刀叉,不要用餐巾擦拭刀叉后再吃下一道菜,因为在欧洲有些国家的风俗习惯认为在客人面前用餐巾擦刀叉是一种挑衅的行为。西餐在烹调及进餐时有句俗语为"红配红、白配白",意思是在烹调加工菜品时,红色的肉类( 牛肉、羊肉、鹿肉等) 可加红葡萄酒进行调味烹制,白色的肉类( 鱼肉、海鲜、鸡肉等) 可加白葡萄酒进行调味烹制,类似中式烹饪中加料酒的作用,这些菜品在食用时也往往按其颜色分类配以相应的酒进行饮用,切不可混淆。 4、细节要求
此外,西餐礼仪中还有一些细节要求如下:
第一,使用餐刀和餐叉时,上臂靠在桌边,肘部稍靠近肋骨部位。不要向外横分,这样既不好看也容易撞到身边的客人,两只手腕适当用力配合着切割食物,不要互相撞击或与盘子摩擦发出声响。切割牛扒、羊排、猪扒等大块肉类时,用餐叉叉在肉块左部适当的位置,切割成合适的大小后直接将肉送入嘴中。不要从右边切下一块后将叉子抽出,再将肉块叉住后送入嘴中,更不要将肉扒先用刀分割成若干小块,放下餐刀,用餐叉一块块叉起来吃。
第二,吃菜时遇到有骨头、刺或核时,能用刀叉去掉的尽量使用刀叉,若吃到嘴里要吐出来,则用刀叉或手接住放在盘边,不要吐在桌子或地上。吃整条鱼时,吃完上半面,用刀叉将鱼骨去掉放在盘边,再吃下半面,不要将鱼翻面来吃。
第三,吃饭途中若要离开或休息片刻,要将刀叉成八字形搭在盘边,刀刃朝向自己,表示还要继续用餐,用餐完毕,将刀叉平行摆放在餐盘正中,表示用餐完毕。
第四,要擦嘴的时候,先将刀叉放下,两手拿起餐巾擦嘴,不要一手拿刀叉,一手拿起餐巾擦嘴,嘴里有食物时不要说话。喝酒时,也要将刀叉放下,不要左手拿叉子、右手拿酒杯喝酒,祝酒干杯时,即使不会喝酒,也要将杯口放在嘴上碰一下,以示敬意,不要劝酒,若他人酒杯中的酒没有喝完,不要主动去帮忙添加。吃饭时不要在餐桌上化妆、抓头、剔牙、擤鼻涕,更不要打嗝,西方人最忌讳打嗝,如果忍不住打了,应立即道歉。
最后,我们也应注意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在宴会和餐饮时所形成的两大原则:慢和静。一方面,法国餐所追求的不是我们中国餐饮中的"八大菜系"式的五彩缤纷,挑战味蕾的极限,而是追求在循序渐进的"慢"节奏中达到人与美食的完美统一。我们不难发现一顿法国餐都不会少于两个小时。与美国传来的汉堡包快餐文化针锋相对的法国的慢餐文化是更注重养生与健康的。因为对于"吃饭秀气"的法国人而言,吃是享受生活而不是应付身体需求,是在饮食中寻求健康而不是消耗身体。法国餐所讲求的便是在安静、平和的餐饮中追求的最佳的营养均衡。另一方面,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包括法国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但也不要光顾着吃,注意与身边的人适当交谈,但说话声音要低,尽量不与远处的人大声交谈,更不能像平时吃饭那样侃侃而谈,大声喧哗。
参考文献:
[1]欧阳俊.法国的面包文化[J].东方食疗与保,20xx,(10).
[2]李虹.中西餐饮礼仪之对比[J].魅力中国,20xx,(1).
[3]杜莉,孙俊秀,等.筷子与刀叉--中西饮食文化比较[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20xx.
[4]高峰.极为讲究的西餐礼仪[J].烹调知识,20xx,(31).
[5]金正昆.商务交往中的餐饮礼仪[J].视野,20xx,(1).
商务礼仪礼仪(篇12)
各种会议的主持人,一般由具有一定职位的人来担任,其礼仪表现对会议能否圆满成功有着重要的影响。
1.主持人应衣着整洁,大方庄重,精神饱满,切忌不修边幅,邋里邋遢。
2.走上主席台应步代稳健有力,行走的速度因会议的性质而定,一般地说,对快、热烈的会议步频应较慢。
3.入席后,如果是站立主持,应双腿并拢,腰背挺直。持稿时,右手持稿的底中部,左手五指并拢自然下垂。双手持稿时,应与胸齐高。坐姿主持时,应身体挺直,双臂前伸。两手轻按于桌沿,主持过程中,切忌出现搔头、揉眼、拦腿等不雅动作。
4.主持人言谈应口齿清楚,思维敏捷,简明扼要。
5.主持人应根据会议性质调节会议气氛,或庄重,或幽默,或沉稳,或活泼。
6.主持人对会场上的'熟人不能打招呼,更不能寒暄闲谈,会议开始前,或会议休息时间可点头、微笑致意。
会议发言有正式发言和自由发言两种,前者一般是领导报告,后者一般是讨论发言。正式发言者,应衣冠整齐,走上主席台应步态自然,刚劲有力,体现一种成竹在胸、自信自强的风度与气质。发言时应口齿清晰,讲究逻辑,简明扼要。如果是书面发言,要时常抬头扫视一下会场,不能低头读稿。旁若无人。发言完毕,应对听众的倾听表示谢意。
自由发言则较随意,应要注意,发言应讲究顺序和秩序,不能争抢发言;发言应简短,观点应明确;与他人有分歧,应以理服人,态度平和,听从主持人的指挥,不能只顾自己。
如果有会议参加者对发言人提问,应礼貌作答,对不能回答的问题,应机智而礼貌地说明理由,对提问人的批评和意见应认真听取,即使提问者的批评是错误的,也不应失态。
会议参加者应衣着整洁,仪表大方,准时入场,进出有序,依会议安排落座,开会时应认真听讲,不要私下小声说话或交头接耳,发言人发言结束时,应鼓掌致意,中途退场应轻手轻脚,不影响他人。